接触式焊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部分构成,但这只是设备本身的价值,只是会随着各种零件和配套模块的来源波动,更多的价格取向于客户加工的产品和工艺,以及有没有比较复杂的需求,这会直接导致价格大幅度波动,另外的一些就是各项服务、保养等费用了。
温控系统
是通过接触式加热还是通过热辐射方式加热的,对于温度梯度的要求有多高?需不需要检测温度变化等需求?不同的加热降温方式会使用不同的模块,价格也不尽相同。
真空系统
基础配置的机械泵组合就能满足常规真空需求,但高端的设备则需要多级泵组,如机械泵加上罗茨泵,其成本占设备价格比例较高。
填充介质
常用的保护气体包括氩气、氮气等惰性气体,主要是为了保护工件不被氧化,但有些产品会用到还原性气体,主要是为了保护产品不被氧化,比如氢气、甲酸、肼等,这些介质属于耗材价格也高低不一。
扩展模块
比如需要实时检测温度变化、甚至产品焊接情况,当然有些高端的设备可能直接配备这些功能,但是没有就需要加配。
智能化水平
能否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实时的调控各项参数,包括温度、气密性、湿度等焊接指标,跟上述类似高端的设备可能直接配备了,但低端的设备可能得加配。
工艺选择
接触焊这个工艺本身就是际诺斯合作的德国企业针对军工等对空洞率有高度要求的实验室级工艺,所以这个工艺属于专利技术,但一般的设备会跟随工艺的复杂程度导致价格的浮动。
品牌差异
头部进口品牌凭核心专利与完善的售后服务形成溢价,价格高于国产转为同等级低端配置的中小品牌。
定制功能集成
多头同步焊接、在线视觉检测等附加功能,需要额外研发成本。
安装调试
设备的现场吊装、洁净室环境适配、温度曲线定制调试及操作人员培训等服务,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从而影响设备价格。
售后维护
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及易损件更换成本,都需要纳入最终的设备定价。
合规认证
符合安全标准(例如CE、UL)及行业认证(医疗 ISO 13485)的测试与工艺升级,推高制造成本。
接触式焊接系统的价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核心取决于客户的产品、工艺及复杂需求,同时涉及硬件配置(温控、真空系统、填充介质)、技术要求(扩展模块、智能化水平、工艺复杂度)、品牌差异及安装调试、售后维护等附加服务,整体价格波动较大。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