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工作过程
2025-06-16

超声波扫描显微镜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在材料分析、半导体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工作过程严谨且复杂,从准备样品与耦合开始,历经超声波发射、传播与反射、反射波接收与信号处理,再到图像重建与显示、数据分析与缺陷检测,最终输出结果并生成报告,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超声波扫描显微镜.png

工作过程

准备样品与耦合

将待检测的样品放置在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在样品表面均匀涂抹耦合剂,一般为水或者甘油,用来填补样品与探头之间的微小空隙。

确保超声波能够排除空气干扰有效的传递到样品内部,获得更加清晰的检测结果。

 

超声波发射

通过压电换能器(探头)产生的高频超声波,形成一束高能量的超声波束,直接照射到样品表面。

产生高频超声波并精准聚焦到样品表面,为后续的检测提供必要的能量。

 

超声波传播与反射

超声波进入样品后,会在样品内部的不同材料界面(例如分层、裂纹、空洞等)处发生反射。

超声波在样品内部传播,并且在遇到不同材料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反射波便携带了样品内部结构的信息。

 

反射波接收与信号处理

反射波被探头接收后立即转换为电信号,随后这些电信号被送入信号处理系统,经过滤波(设定特定的频率响应特性,允许某些频率成分通过)、放大、数字化等处理过程,提取出样品内部结构的关键信息。

接收反射波并将这些接收到的反射波转换为电信号,便于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和分析。

 

图像重建与显示

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扫描样品表面,记录不同位置的反射波信息,用计算机算法将这些信息重建为样品内部结构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根据处理后的信号重建样品内部结构的图像。

 

数据分析与缺陷检测

通过仔细观察图像,可以识别出样品内部的分层、裂纹、空洞等缺陷,同时还能对缺陷的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具体分析。

对重建的图像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检测样品内部的缺陷或异常。

 

结果输出与报告生成

检测完成后,系统会将检测结果以图像、数据表格或报告的形式输出,这些报告不仅包含了缺陷的位置、尺寸、类型等信息,还会对样品质量做一个整体的评价。

将检测结果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输出并且生成详细的报告,有利于用户进行参考。

际诺斯总结

超声波扫描显微镜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紧扣、严谨有序的工作步骤实现了对样品内部结构的精准检测与成像,从样品准备到结果输出,每一步都为获取高质量的检测数据和清晰的图像奠定了基础,最终生成的详细的报告,为用户全面了解样品内部状况、助力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


留言板

姓名*

邮箱

验证码*

电话*

公司*

基本需求*

提交信息即代表同意《隐私政策》